食品学子古田实践:以科技赋能菌业,践行 “四下基层” 精神

来源:77779193永利官网(新版)发布时间:2025-07-18作者:林河晨 洪璟妍 林景禧/文 陈睿希/图创建部门:人员机构

7月5日,食品科学学院的乡村振兴实践队奔赴宁德古田,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调研与实践活动。此次实践将食品专业理论与古田银耳特色产业紧密结合,同时积极学习践行“四下基层”精神,生动展现了高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担当与作为。

实践队抵达古田后,参观了中国古田食用菌博物馆。在讲解员林翎的讲解中,队员们系统学习了古田银耳产业的发展历程。通过对比早期传统栽培方式与现代种植技术的演变,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该产业的技术革新过程。博物馆内展示的历史照片、文献资料及实物标本,为队员们提供了翔实的产业研究素材,这些第一手资料对后续实践调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
为调研银耳市场现状,实践队前往当地批发市场开展实地考察。队员分组走访商户,通过访谈收集市场信息。调研发现,银耳产品虽市场需求稳定,但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、价格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。基于专业分析,队员从品质控制、品牌差异化、销售渠道优化等维度,为商户提供了可行性建议。

随后,实践队前往坂中村已停产的银耳生产基地。预想中的“银耳海洋”却一片沉寂:厂房大门紧闭,设备覆尘,栽培架空空荡荡。基地工作人员表示,高温使银耳菌丝生长停滞,杂菌感染率骤升,只能采取停产保种措施来减少损失。实践队员认识到,在多变的气候下,传统经验种植的脆弱性凸显,科技创新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。

在学习践行“四下基层”精神方面,实践队前往四下基层馆进行参观学习。在这里,队员们深入领会了“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下基层,调查研究下基层,信访接待下基层,现场办公下基层”的精神内涵。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案例展示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“四下基层”实践对古田县发展的深远影响,以及古田县在传承和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。

被誉为“中国银耳第一村”的坂中村,是实践队的又一重要实践地。坂中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种植历史,将银耳产业打造成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,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。实践队参观了村委会办公场所,整洁的环境、墙上悬挂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发展规划图,无不展现出村两委“问题在现场发现、办法在现场研究、难题在现场解决”的务实作风,正是“四下基层”精神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延续。

此次古田之行,食品科学学院的实践队将科技兴农、青年下乡与“四下基层”主题教育紧密结合。队员们通过发挥专业优势,深入产业一线调研实践发现问题,为今后将食品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,为古田菌菇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。未来,实践队还将持续关注古田菌菇产业发展,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,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年智慧与青春力量!

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

返回原图
/